要是说刘备拿下益州标志着天下被三方瓜分的序幕拉开,那关羽的离世就是三国混战正式打响的信号。
关羽在荆州去世后,张飞和刘备两人心里憋着股劲儿,想要为他报仇。
没想到,张飞竟然也栽在了孙权手里,被自己的亲信给暗算了。
现在兄弟三人里头已经去了两位,刘备和东吴的梁子算是彻底结大了,这时候也就只有拼死一战,才能消心头之恨了。
接着,刘备带兵往东打,打算跟吴军在夷陵这个地方来一场大战。
这次往东边出征挺让人纳闷的,就是不清楚军师诸葛亮,还有大将赵云和魏延,他们仨在干啥呢?咋没跟着大军一块儿出去打仗呢?
【襄樊大战】
说起刘备那次东征,后来的人们大多都觉得挺遗憾的。
夷陵之战那会儿,刘备和那一帮老将军,还有军师诸葛亮,他们之间到底咋了,有啥不和的地方?
要弄清楚他们之间的不和,得从关羽去世那会儿说起。关羽一走,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。要想明白这其中的缘由,咱们得从头捋一捋关羽去世的事情。
首先说说第一个疑问,荆州这块地方,是三国的交汇点,位置相当关键,为啥偏偏就让关羽一个人在那守着呢?
根据那时候的情况,益州能不能打下来还真不好说,刚到手的荆州这个根据地,是说啥也不能丢的。
这个结果之所以会这样,主要是因为跟着刘备进蜀地的庞统没了。
那时候,刘备接到了刘璋的请帖,就进了益州地界,帮着对付北方的张鲁,确保川蜀这块地方的安全无虞。
在这种情况下,荆州那边还有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和关羽他们在守着。
有了他们三个把守,就算曹操带着大军压过来,恐怕也很难攻下荆州。
不过,刘备身边的庞统一去世,加上刘璋又变卦了,诸葛亮没办法,只能带着一群勇猛的大将杀进四川,去支援主公。
关羽成了荆州唯一的守将,不过刘备在巴蜀那边可是大展拳脚,成绩斐然。
他们不仅在收拾了刘璋之后,还在汉中干了票大的,直接把曹操给摆平了,占领了汉中那块地儿。
拿下汉中这块地方后,刘备的实力突飞猛进。要是能稳稳当当在这儿站稳脚跟,再拼一把,把三秦之地也给拿下,那他就能走上当年他老祖宗刘邦的老路了。
这事儿原本挺不错的,但关羽看到其他人在巴蜀那块地方打得火热,心里也痒痒的,坐不住了。于是,他就挑起了襄樊那一仗。
这时候,刘备刚在汉中结束了那场长达两年的大战。这场汉中大战,不光是人力上,就连财力上都损耗得特别厉害。
汉中那边的仗刚一打完,荆州襄樊那边就开打了。
大战刚拉开序幕,关羽就战绩显赫,一下子就成了众人眼中的“无敌猛将”,吸引了大批武林高手纷纷来投奔他。
从小的战斗来说,关羽是赢了,但要是从整体上看,这局势对他真的好吗?
【关张之死】
襄樊这场大战,曹军真是吃了大亏,打得那叫一个惨。就连他们的大将于禁,也因为这场仗打输了,最后没办法,只能选择自我了断。
孙权同样大吃一惊,他压根儿没想过,以前那个不起眼的刘备,短短两三年,竟然窜升得如此之快。
孙权心里头直嘀咕,后悔当初把荆州那么爽快地借出去了。加上之前在合肥那一仗打得一塌糊涂,现在吴国的那些高官大臣们,都眼巴巴地看着他,盼着他能拿出个主意来。
记住了,江东那六个郡的达官贵人们都不是善茬,他们心里服的是当年打天下的孙策,可不是现在的小皇帝孙权。
要是再让刘备这么搞下去,吴国别说跟曹操对着干了,就连西边的蜀军都可能把孙权的六郡给占了。
到时候,不用刘备动手赶他走,江东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们就能把他给解决了。
所以,孙权没别的选择了,只能和曹操联手,转头去对付刘备。
关羽挑起的襄樊战役,让整个三国的形势大变样。本来孙权和刘备是结盟一起对付曹操的,结果这一打,反倒让孙权和曹操站到了一块儿,转而一起攻打刘备了。
另外,这时候刘备正在蜀地恢复实力,就算关羽那边打了些胜仗,蜀地这边也没多余的兵马能派出去帮他。
所以,总的来说,关羽在荆州迟早得栽跟头,就算韩信、白起这些大神再生,也挡不住孙权和曹操两股势力一块儿进攻。
接着,关羽就一路溃败,把荆州也给丢了,手下的兵马全军覆没。最后,他实在是没路了,只能选择以死来承担过错。
碰到这种没路可走的情况,他其实可以想个更简单的法子,那就是扔掉荆州,直接跑到巴蜀那儿,找大哥道个歉。
但关羽这辈子都自大得很,到了快不行那会儿,他肯定不甘心背上这种坏名声。
结果,他决定以死明志,给后人挣了个好名声。
荆州失守这事儿,简直就是个棘手的大麻烦,关羽不愿意碰,只能推给刘备去处理。
他压根儿没料到,关羽一走,张飞立马冲到刘备跟前,嚎啕大哭了一场,接着就给刘备扔了个难题:“要是不给兄弟报仇,那就是不讲义气。”
想必这时候,刘备心里头估计都琢磨着不如一死了之。
首先,得让益州的百姓们好好恢复恢复元气。另外,北方的曹操势力正逐渐壮大。他们最该做的就是从汉中出兵,把关中那三秦之地给抢过来。
所以,无论从整体形势考虑,还是从人员和资金方面衡量,刘备攻打吴国都不是个好主意。
不过张飞可不顾那么多,他觉得打下江山那是大哥和益州那些大人们的事儿,和自己没啥大关系,他心里就一门心思地想着报仇。
他心里憋屈得很,就开始对手下的士兵使劲儿刁难和压制。
还放出狠话,说三天之内必须弄来十万套白旗白甲,要是办不到,就得按军法严惩不贷。
三天内搞定十万套白旗白甲,这在当时的蜀国,谁能办得到?
【必败之战】
那时候,刘备听说这事后,就劝了劝张飞,让他对自己的手下多照顾点。
但张飞压根儿不听劝,他心里头直犯嘀咕,觉得大哥是不是把当年磕头拜把子的誓言给抛脑后了,这下子他闹得更凶了。
孙权得知这事儿后,心想关羽都已经不在了,那不如想办法把张飞也给解决了,这样一来,刘备就少了两个得力助手。
然后他就安排人去收买张飞身边的人,让他们在晚上动手,把张飞给干掉。
张飞之所以丧命,说到底还是刘备放任不管导致的。
那时候,他都已经自封为“汉中王”了,拿下益州这块地儿后,他成了那一带的老大,手下那些文臣武将啊,都瞪大眼睛瞧着他下一步咋整呢。
但他对张飞虐待士兵的事儿,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只是口头“劝解”几句,从没真正惩罚过他。
在刘备看来,就算那两个小兵因为没筹到盔甲而被处斩,也许能让张飞的怒火平息一点。
可他压根儿没想过,那两个小兵根本不买他们兄弟俩的账,二话不说,上来就一刀把张飞给解决了。
刘备的两个兄弟都命丧孙权之手,这让他彻底怒了,下定决心要攻打东吴。
这事儿被诸葛亮给拦下了,主要是因为益州这才刚安稳下来,啥政策都还没来得及推行呢。要是现在去打东吴,益州起码得十年才能缓过神来。
看到诸葛亮这般阻拦,刘备也没惯着他,干脆就让他留在蜀地,而是挑了马良跟着自己出蜀。
赵云瞧着诸葛亮拦不住刘备,他也试着开口劝说,没想到才说了没几句,就被刘备好一顿责备,最后只能留在后方负责筹备粮草的事儿。
这时候,魏延守在汉中,为的是不让曹军有机会悄悄攻打咱们北方。
所以,诸葛亮负责稳固大本营,赵云忙着准备军粮,魏延则在汉中把守,他们都没能随刘备一起去东边打仗。
尽管他们没跟着一起打仗,但刘备离开蜀地时的队伍也挺强,水上部队有吴班带领,陆地上则是皇权指挥,再加上马良和傅肜这些厉害的将领也跟着。
去打东吴那会儿,陆逊压根儿就没打算跟对方硬碰硬,他就是躲在城里,打死也不出门迎战。
那时候,刘备一路攻打,直接冲到了吴国的陆城地界。
按理说,他早就该出了那口恶气,要是看到攻打这么久都没结果,就应该退回益州,好好养精蓄锐,日后再想办法争夺天下。
不过,这时候的刘备心里有点飘飘然,他认为只要再加把劲儿,陆城就能到手,到时候就能把陆逊他们困得死死的,一举消灭吴军。
这场对峙从正月拖到了六月份,那会儿南方热得要命,蜀军的斗志逐渐被高温消磨没了。
陆逊瞅准时机已到,就带着人马过了长江,一把火把敌军的连片营地给烧了个精光。
五万多益州的年轻士兵就这么没了,有的战死沙场,有的投降敌军,刘备呢,吓得赶紧往北跑,留下个烂摊子。
幸亏赵云及时来援,要不然吴军就占领益州了,巴蜀这块地方也得以保住。
出征前头,这事儿基本上就定了,东征肯定是没戏了。不管最后是刘备赢了还是孙权赢了,最后得便宜的都是北方的曹军,他们势力大着呢。
刘备一时冲动,结果吃了大亏,他恢复汉朝的梦想也就这样破灭了。
#百家说史品书季#